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四川财富网 首页 富资讯 查看内容

2024年中国经济预测

2023-12-28 11:51| 发布者: 财富四川| 查看: 163| 评论: 0|原作者: 财富四川|来自: 数据开放

摘要:   财富四川根据高盛最近发布的四份经济分析报告做出预测分析,其中一份是关于2024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分析。这家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提供商,他们的报告已经受到全球各国市场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虽然 ...
 


  财富四川根据高盛最近发布的四份经济分析报告做出预测分析,其中一份是关于2024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分析。这家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提供商,他们的报告已经受到全球各国市场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虽然人们很信赖他们的经济报告,但咱们都明白,经济预测总是有些不确定的。
  01
  2024年中国经济总体形势预测
  财富四川对2024年中国经济整体的看法是这样的:
  中国经济在2023年初曾短暂复苏,但后来增长速度开始慢下来。虽然全面解封了,但受到地产问题、消费者信心下滑和地方政府应对债务问题的影响,2023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可能在5.3%左右。
  如果不出台更多对冲政策,明年经济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这种增长疲软会让长期的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削弱。高盛觉得中国已经进入了政策调整周期,他们预计未来几个月政策会更加宽松。
  预测2024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速约为4.8%。
  另外,预测政策的宽松会增强202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动力。但即使中央政府支持政策增强,通货膨胀可能还是比较温和,核心通胀率从2023年的0.3%增长到1.3%,但仍然在政府设定的3%目标以下。
  同时也指出,尽管对2024年的增长预测比其他机构更高,但对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还是持谨慎态度。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会面临人口结构变化、房地产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去杠杆以及全球供应链风险。
  02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的预测
  在2024年中国家庭消费方面的预测方面:
  我们认为消费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明年预计家庭实际消费将同比增长8.5%,尤其是因疫情受抑制的交通和娱乐支出可能超过整体居民消费增长。
  2023年第三季度,居民储蓄率短暂上升,因疫情抑制了夏季旅行需求。
  他们觉得这种趋势在2024年可能会延续,但失业费增加可能会影响居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居民储蓄率也在城镇化和房地产的影响下保持相对稳定,有房的家庭会增加预防性储蓄。
  03
  2024年中国房地产的预测
  对于房地产,我们认为自2021年中期以来,房地产进入长期下行周期,很多指标出现急剧收缩。
  从2020-2021年最高点开始,新房销量下降40%,新房开工下降65%,地产投资下降20%。二手房房价下降超过10%。
  尽管政策开始放松,但地产商仍面临巨大融资压力,八月,碧桂园利息支付违约。政策开始向大城市延伸,但力度不大。可能会出台降低首付比例、降息、城中村改造、公共住房政策以及资金安排等政策刺激。
  高盛认为2025年之前全国不太可能实行房产税。城中村改造可能扩大规模,但不同于2015-2018年的棚改,城市范围较小,且只影响建筑领域。
  由于市场过剩、融资环境不利、控制二手房市场等因素,未来几年房地产仍将拖累中国经济。考虑到政策放松,2024年相比2023年可能稍好。
  但需警惕未来长期完工风险。尽管2023年和2024年新房完工增长两位数,但2022-2023年新房开工突然收缩将影响2025年后地产完工增长。
  总结:自2021年中期以来,中国房地产一直在经历长期下行周期,各项指标都急剧下滑。尽管政策有所放松,但地产商仍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他们认为未来几年房地产仍将拖累中国经济,尽管政策放松,2024年可能稍有改善。
  04
  2024年中国通胀水平的预测
  2023年上半年CPI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农产品和耐用品价格下降,核心CPI基本保持在零附近。
  综合数据分析预计2024年核心CPI将从0.3%增长到1.3%,其中猪肉价格是主要上涨驱动因素。PPI也预计从-5.4%收窄至-2.6%,同比估计2024年PPI将从-2.9%上升到0.6%。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就数据披露的要求,关于业内人士认为的通胀或通缩的相关情况我们不做详细分析和解读,可查阅国常会和国家统计局以及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通报的详细说明。
  05
  2024中国财富四川发表评论
  2024年是中国经济夯实复苏基础、推进结构转型、挖掘发展潜力的关键阶段。
  放眼世界,外部风高浪急,全球经济正处于“缓步增长、高度敏感、深层转变”的重要时刻;聚焦中国,蓄力爬坡过坎,中国经济将以速度换空间,在增长保持稳定的过程中谋求发展动能的转换、增长质量的提升和人民福祉的改善。虽然爬坡过坎道路曲折、过程艰辛、付出可观,但这是通往中国式现代化和全要素生产率长期提振的沧桑正道,将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打开格局、释放潜力、奠定基础。
  2024经济爬坡过坎,夯实内生增长动能
  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消费为主、投资趋稳、出口恢复”渐进夯实内生增长动能的演化趋势,全年经济增速预计约为4.9%,略低于2023年但与2020-2023年间平均增速大致持平。
  尽管收入增速下滑,但是收入总量仍保持不断增加,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动,消费增长依旧发挥着积极作用。农村消费、线上消费以及可选消费表现亮眼,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尤其是在健康、教育和娱乐领域。根据新务实主义消费 ,一方面未来消费重心下沉,衣食住行等基础性消费仍将作为主导的消费领域,另一方面对于商品配套服务的关切,服务消费潜力有望继续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形态逐渐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预计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速将继续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其次,投资规模扩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压舱石”。本轮房地产政策涵盖调整首付比例、增量和存量房贷利率以及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等多个方面,带动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增加,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虽为负值但边际有所改善。
  2024年,外需恢复可能仍受制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与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发达市场进出口或将继续承压。然而,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有望延续较快增长,补足全年外贸动能。根据IMF预测,2024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同比增速约为3.5%,高于2023年2.6个百分点。受益于全球贸易的逐渐稳定,叠加中国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提升,核心与新兴产业进一步迈向中高端价值链,2024年中国外贸韧性有望进一步凸显,支持出口恢复,并减弱其对经济增速的拖累。此外,“一带一路”增长效应将继续显现。实证结果显示,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成本平均降低0.2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速将增加0.2个百分点 。基于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双边、多边合作机制,降低了贸易成本并提高了贸易便利性,将进一步支持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转型。
  尽管2024年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增速放缓,但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与经济总量规模的持续增加并不矛盾。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大,近些年一个百分点GDP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增加以及其所创造的就业增量,将远高于彼时的绝对水平。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约169万,在2018年后该数值突破200万,并一直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在2020-2023年间该数值已经超过了250万,这与中国城镇失业率在经济增速放缓期间仍然保持较为稳定改善的趋势相互印证。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最终表现,从总量上来看,经济增长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毋庸置疑;从结构上来看,有些经济部门比其他经济部门更具有就业密集性,有更多的潜力吸收更多的劳动力。
  宏观政策搭配激活经济增长空间。
  面对外部奇点与内部拐点的角力,宏观政策搭配将尤为关键。根据对于2024年经济增长动能的判断,中国经济短期仍然面临预期偏弱和需求不足两方面挑战,预计2024年积极发力的财政政策配合稳健精准的货币政策有望夯实经济复苏基础。
  一是刺激总需求,拓宽增长空间。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1万亿,通过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用于减灾防灾建设等八方面惠民生支出。短期来看,基于两年基建周期累计乘数为1.763估算 ,1万亿元特别国债有望拉动名义GDP增加约1.763万亿元,预计每年带动名义GDP增长约0.88万亿元,相当于拉动2024年名义GDP增长约0.6个百分点。同时,提前下达地方债新增限额的做法将延续至2027年,如果按照60%的上限下达,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分别为4320亿元、2.28万亿元,有望继续发挥地方债在稳投资、稳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有望继续领跑,叠加“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推进加快,有望发挥带动作用,支持投资增速企稳。需求端方面,通过提高社会福利制度,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包括增加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出;通过针对性的消费刺激措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直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进一步增强居民购买力。实证结果显示,财政赤字长期显著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居民消费支出,当财政赤字率上升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长期将上行0.2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维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显著增强,预计2024年积极财政有望加力显效,财政赤字率或将继续扩大,可能达到或超过4%,从而释放中国财政政策弹性,进一步打开中国财政空间,以维护经济稳定。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或增加,以配合财政发力。2024年降息、降准存在一定调整空间,稳健精准的货币政策将是呈现小步慢走,渐进式支持经济增长。
  二是激发企业家精神,释放活力空间。创新、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多元化都受益于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民营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火种,激发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创新不仅创造了新的市场,还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推动了竞争,为更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数字化经济的核心,为其他行业提供了支持。激发企业家精神,有助于推动数字化转型,刺激新兴产业的增长。同样地,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企业家精神有助于经济多元化,减少了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从而增强经济韧性,则将有助于应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震荡。新兴产业的高就业弹性恰好反映了新兴产业对于创新驱动的需求,也进一步巩固了民营企业创造 90% 就业岗位的积极作用。
  三是呵护经济增长动能,创造改革空间。持续深化改革是提振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应有之义。一方面,在要素禀赋层面,为了更好地配置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正在加速推进,激活了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的市场流动性。特别是劳动力自由迁移程度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消弭城乡间的不均衡,也加速了城镇化的步伐。同时,提升劳动市场的灵活性,亦为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了丰富的机遇。另一方面,在企业效率层面,改革正着力优化企业结构、升级管理体系、引进竞争环境,并激励创新精神,旨在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激发市场竞争与创新活力,为经济带来持续且健康的增长动力。
  新质生产力积聚动能有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长期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则有望释放经济内生潜能,数据与技术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将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生产力迭代或将迎来变革。技术突破创“新”与产业升级增“质”将共同塑造新质生产力,有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技术突破创新。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创新在全面振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创新是第一动力”,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关重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作用,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二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新产业、新技术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培育新产业是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结合前沿理论方向与核心技术攻关,共同赋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互进,共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三是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机遇加快新质生产力迭代,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引进、吸收和应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通过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分享知识、技术和资源,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对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跟跑者”向“领跑者”的突破,对外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构建更加和谐、繁荣的国际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资料来源:财富四川,高盛,iFinD、BIS以及工银国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他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